微信读书书城乡土重建
首页我的书架登录
书籍封面
乡土重建费孝通
微信读书推荐值  93.0%
178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170)
一般(7)
不行(1)
阅读
3501人
电子书
会员卡可读
字数
9.5万字
简介

【社会学泰斗经典力作,《乡土中国》姐妹篇】 如果说想看清中国人的文化根系就一定要读《乡土中国》,那么想理解中国人的根系变迁就一定要读《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的杰作,阐述了农村、城镇与都市的关系,讨论了土地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和乡村工业的发展问题。更进一步剖析了中国人特有的乡土困境——城乡转型后,我们因何困在到不了的远方与回不去的故乡之间?刻在中国人基因中的乡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 本书将深入探寻乡土社会转型与重建的可能性,为今天的我们带来深刻启发。

简介

【社会学泰斗经典力作,《乡土中国》姐妹篇】 如果说想看清中国人的文化根系就一定要读《乡土中国》,那么想理解中国人的根系变迁就一定要读《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的杰作,阐述了农村、城镇与都市的关系,讨论了土地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和乡村工业的发展问题。更进一步剖析了中国人特有的乡土困境——城乡转型后,我们因何困在到不了的远方与回不去的故乡之间?刻在中国人基因中的乡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 本书将深入探寻乡土社会转型与重建的可能性,为今天的我们带来深刻启发。

版权

出版时间2025年6月
字数95,864
分类社会文化-社科
试读结束
本书为付费会员卡可读
登录后获得专属福利 · 百万好书免费读
热门想法
复制
划线
写想法
查询
书友想法
写想法
公开
想法 · 0
写想法
书友想法
写想法
公开
查询
继续提问
Generated by AI
写想法
公开
字号大小
字体
书籍封面

乡土重建

费孝通
  • 扉页
  • 版权信息
    +书签
  • 文前
  •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 乡村·市镇·都会
  • 成相克的两种看法
  • 传统市镇并非生产基地
  • 乡村靠不上都会
  • 都市破产乡村原始化的悲剧
  • 论城·市·镇
  • 人口与城乡
  • 衙门围墙式的城
  • 贸易里发达出来的市和镇
  •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 崩溃之谜
  • 小农经济的坚韧
  • 天灾和逃荒
  • 排斥了救济的瘫痪
  • 基层行政的僵化
  • 题前的话
  • 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
  • 由下而上的政治轨道
  • 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
  • 政治双轨的拆除
  • 再论双轨政治
  • 批评者的论点
  • 民主和宪法
  • 两橛还是双轨
  • 地方人才
  • 提高行政效率重在地方
  • 问题还存在
  •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 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
  • 回不了家的乡村子弟
  • 流落于东西文化之外的寄生阶层
  • 洪流冲洗下的中国
  •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 土地分配和民生
  • 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 传统有机配合的脱栓
  • 地主阶层合理的出路
  •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 特权的动摇
  • 寄生阶层的保守性
  • 传统性格阻碍着新生
  •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 提高农民生活程度的道路
  • 为了农业的收入着想
  • 电和内燃机使现代工业分散成为可能
  • 一段历史的教训
  •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 乡土工业的规模
  • 手工和机器的配合
  • 乡土工业中的成本问题
  •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 传统乡土工业的两种形式
  • 家庭工业的合作组织
  • 服务工厂代替作坊
  •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 资本从哪里来
  • 悲观和乐观的两种看法
  • 怎么会穷得没有资本的?
  • 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
  • 节约储蓄的保证
  • 沙土上的金字塔
  • 对以政治力量强迫储蓄的过虑
  • 效率和储蓄的保证
  •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关闭
乡土重建
已读到0% · 共0条笔记
书籍封面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本书的
想法、划线、书签
点评此书
点评此书
推荐
一般
不行
公开
书友想法
《乡土重建》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qr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