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书城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
加入书架
首页
我的书架
登录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
沈志华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9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7)
一般(2)
不行(0)
阅读
213
人
电子书
体验卡可读
字数
37.8
万字
简介
以多国档案(中、俄、美、韩)为基础,还原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揭示斯大林、毛泽东与金日成的三方互动,剖析中国参战的动机、代价及其对中苏关系、东亚冷战秩序的深远影响。
close
简介
以多国档案(中、俄、美、韩)为基础,还原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揭示斯大林、毛泽东与金日成的三方互动,剖析中国参战的动机、代价及其对中苏关系、东亚冷战秩序的深远影响。
版权
出版时间
2025年4月
字数
378,698
分类
政治军事-军事
试读结束
本书为免费体验卡可读
登录后获得专属福利 · 百万好书免费读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想法
复制
划线
写想法
查询
书友想法
写想法
查询
继续提问
Generated by AI
写想法
字号大小
字体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
沈志华
扉页
版权信息
+
书签
三八线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
一 金日成积极策划战争
二 斯大林参与策划战争
三 毛泽东接受既成事实
四 苏朝联合发动进攻
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
一 形成决策的前提
二 改变决策的动机
三 保证决策的条件
保障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
一 艾奇逊的演说触动了斯大林的神经?
二 苏联代表为什么没有返回安理会?
三 斯大林真的要推动亚洲革命吗?
四 斯大林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过程和依据
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
一 越过三八线问题的提出和争论
二 战局变化推动的政治决策
三 影响美国决策的制约力量
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一 中国无意介入朝鲜冲突
二 战争初期的军事防御战略
三 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
四 中国领导人的深层忧虑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
一 斯大林把责任推给毛泽东:关于中苏对朝鲜冲突方针和策略的变化
二 毛泽东决心派兵入朝作战:关于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电报的争论
三 中国入朝作战的困难和条件:关于周恩来赴苏谈判的目的和结果
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
对朝战初期苏联出动空军问题的再考察——根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的解密档案
一 斯大林承诺将调用苏联空军
二 莫斯科并不急于让中国出兵
三 金日成期待来自国际的空军援助
四 毛泽东急于出兵援助朝鲜
五 斯大林拒绝为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
六 苏联空军飞越鸭绿江投入战斗
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
一 1949年中苏解决朝鲜问题的共同立场
二 第二批朝鲜族部队回国的经过
三 苏联代表为何没有及时返回安理会
四 中国决策出兵朝鲜的复杂过程
五 苏联拒绝出动空军入朝作战的原因
试论1951年初中国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的决策
一 印度政府的调停尝试与美国的反应
二 毛泽东决定打过三八线再谈停火问题
三 十三国停火建议与中国的最初回应
四 中朝军队越过三八线与联合国停火议案的提出
五 中国拒绝联合国议案及其策略考虑
六 中国错失了停战谈判最有利的时机
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
一 朝鲜战局变化与美苏媾和方针的对抗
二 美国为实现对日媾和而拖延停战谈判
三 旧金山和约与中苏在停战谈判中的强硬立场
1953年朝鲜停战
一 中苏决心与美国对抗到底
二 莫斯科决定主动实行让步
三 毛泽东力争最佳停战结果
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一 中国被迫出兵朝鲜的合理动机
二 毛泽东设定了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
三 为实现同一目标付出的多余代价
附录
俄国档案馆关于朝鲜战争的解密文件
关于朝鲜停战谈判最后阶段的俄国档案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
关闭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
已读到0% · 共0条笔记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本书的
想法、划线、书签
点评此书
推荐
一般
不行
书友想法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
》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