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书城话说中庸
首页我的书架登录
书籍封面
话说中庸南怀瑾
微信读书推荐值
86.0%
494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426)
一般(61)
不行(7)
阅读
1.3万人
电子书
会员卡可读
字数
16.9万字
简介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清了人们对“中庸”的误解,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子思旨在阐明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既为传统的儒学辩护,又表达自己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简介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清了人们对“中庸”的误解,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子思旨在阐明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既为传统的儒学辩护,又表达自己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版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字数169,737
分类哲学宗教-东方哲学
试读结束
本书为付费会员卡可读
登录后获得专属福利 · 百万好书免费读
热门想法
复制
划线
写想法
查询
书友想法
写想法
公开
想法 · 0
写想法
书友想法
写想法
公开
查询
继续提问
Generated by AI
写想法
公开
字号大小
字体
书籍封面

话说中庸

南怀瑾
  • 扉页
  • 版权信息
    +书签
  • 编者的话
  • 出版说明
  • 乐朔和子思的对话
  • 何谓《中庸》
  • 宋儒程朱说《中庸》
  • 《中庸》与《中论》
  • 中不中用的中 是《中庸》的中
  • 上论
  • 依文解义先说《中庸》的纲宗
  • 自在从容中道难
  • 入世修行从容中道更不易为
  • 天命之性与地缘人性的异同
  • 形而下的人性与形而上的天性
  • 从人道本位的修行说起
  • 天人之际 鬼神之说
  • 论虞舜姬周的受命于天
  • 祭祀和宗教
  • “修道之谓教”的治国之道
  • 智、仁、勇的比类发明
  • 治国平天下的九经
  • 治国九经的补充
  • 下论
  • 反身而诚的真识
  • 《中庸》的顿悟与渐修
  • 天地万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 总结圣道内明外用之学——礼赞孔子
  • 结语
  • 附录一 话说中庸
  • 乐朔和子思的对话
  • 何谓《中庸》
  • 宋儒程朱说《中庸》
  • 《中庸》与《中论》
  • 《中庸》的中
  • 上论
  • 《中庸》的纲宗
  • 自在从容中道难
  • 入世修行从容中道更不易
  • 天命之性与地缘人性
  • 人性与天性
  • 人欲的问题
  • 大小的问题
  • 从人本位的修行说起
  •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作风
  • 天人之际 鬼神之说
  • 虞舜和姬周的受命于天
  • 祭祀和宗教
  • “修道之谓教”与治国之道
  • 五达道与三达德
  • 关于智、仁、勇
  • 治国平天下的九经
  • 治国九经的补充
  • 谋而后动
  • 下论
  • 反身而诚的真识
  • 《中庸》的顿悟与渐修
  • 天地万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 圣人之道 愚人之行
  • 总结圣道内明外用之学
  • 礼赞孔子的功德
  • 结语
  • 附录二 南怀瑾先生年谱(简谱)
  •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作品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关闭
话说中庸
已读到0% · 共0条笔记
书籍封面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本书的
想法、划线、书签
点评此书
点评此书
推荐
一般
不行
公开
书友想法
《话说中庸》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qr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