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心经
7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1%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药师经
1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药师经》,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乘佛教经典。经中所说的药师佛居住教化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徒所向往的理想国土。那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连药师佛的身躯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所以称琉璃世界。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本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不但能够满世间诸愿,死后亦可往生净琉璃世界或极乐世界,速证菩提。
心经(繁体版)
12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5%
《心经(繁体版)》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佛教中地位崇高,是大乘佛教精髓的浓缩。此经内容精要,仅二百六十字,却涵盖了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总述诸法皆空之理。它教导人们远离颠倒梦想,脱离苦海,达到智慧的彼岸。诵读《心经》有助于净化心灵,提升智慧,增强定力与慈悲心,是现代人寻求心灵解脱与智慧启迪的宝贵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
12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8%
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此经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其内容主要讲述如何通过伟大的智慧到达彼岸,强调智慧知识的重要性。此外,《心经》在中国历代士大夫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乾隆皇帝的书法作品《心经》更是具有独特的宗教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大般若经
9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3%
《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教中一部至关重要的经典,它深入阐述了诸法皆空的深奥教义。这部经典强调了大乘与般若之间的紧密联系,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大般若经》被尊为大乘佛教的基石,被赞誉为诸佛之智慧源泉,菩萨之慧根所在。《大般若经》还提出了佛陀具有真身和法身的不同面向。法身代表着佛陀所证悟的最高真理或真如境界,是信仰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修行六种波罗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人们可以逐渐净化内心、积累功德,最终获得解脱并证悟成佛。这一理念为修行者提供了一条明确而系统的修行路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9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2%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叙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启请,而为在毘舍离国乐音树下的大比丘、大菩萨、国王、大臣等,盛陈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功德,并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
瑜伽师地论
3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0%
亦称《十七地论》《瑜伽论》。称弥勒述,无著记,唐玄奘译。一百卷。为传说弥勒菩萨授予无著的五大论中最根本者。依瑜伽师修习的次第,论述大乘基本义理,论述禅观及修行果位尤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根本论书。相传弥勒口述,无著记录。
成唯识论
2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7人今日阅读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经典,这部经典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还详细阐述了药师佛的信仰及其修行法门,为追求健康、长寿与内心安宁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每一个愿望都蕴含着对众生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慈悲。这些愿望不仅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更涉及到我们的心灵成长与解脱。通过持诵药师佛名号,修行者可以感受到来自药师佛的加持与庇佑,从而在修行道路上更加坚定与从容。
解深密经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5%
三时瑜伽之根本经典。一般经典谈到阿赖耶识,唯独《解深密经》提出“阿陀那识”,其差别就在于前者执取善恶业,而后者执取修行中的善境界。两者都是能执取,但所执不一样。所以未悟行者的心识称阿赖耶识,开悟的登地菩萨,其心识称为阿陀那识。因学习佛法得菩提智慧,所以能以菩提智,不执取各种善的境界,这样就能破阿陀那识之执取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大唐西域记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5%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版)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6%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汉传佛教中极具影响力的重要经典之一,阐述药师佛于因地发下十二大愿,誓愿救度众生脱离疾苦、增福延寿、临终往生净土。此次推出的版本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翻译,即便是从未接触过佛教教义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智慧。经中详述供养、称念药师佛名号的功德利益,并介绍众多护法神将,誓愿护持信众。此经不仅重在现世安乐,更指向究竟解脱,历代高僧大德皆推崇备至。此次白话译本语义清晰,使读者易于理解佛愿深意,增强信心愿力,修持药师法门,以求身心安康、福慧增长、远离灾厄。
地藏十轮经
10人今日阅读
《地藏十轮经》是地藏三经之一,全经共八品,不仅赞叹了地藏菩萨的功德,更详细叙述了如来依地藏菩萨之问,由本愿力成就十种佛轮,能破除末世之十恶轮。
观世音菩萨经集
10人今日阅读
《观世音菩萨经集》汇集了所有观世音菩萨所依的经典。不仅收录了诸如《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虽非专述观世音,但其中提及观音名号,且广为人知)、《大悲心陀罗尼经》等经典篇章,还涵盖了其他较为罕见或特定传承下的观音经典,如《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及一些密教系统中的观音咒语与修行仪轨。
阿毗达磨俱舍论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7.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成唯识论
7人今日阅读
这是诠释唯识三十颂的论著,凡十卷,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唐代玄奘三藏奉诏译,翻经沙门窥基笔受,这是学习唯识学必读的重要论书。
大乘百法明门论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0%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缘起经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7%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人今日阅读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通常简称为《般若经》,是大乘佛教中一部至关重要的经典,它深入阐述了诸法皆空的深奥教义。这部经典强调了大乘与般若之间的紧密联系,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般若经》被尊为大乘佛教的基石,被赞誉为诸佛之智慧源泉,菩萨之慧根所在。《般若经》还提出了佛陀具有真身和法身的不同面向。法身代表着佛陀所证悟的最高真理或真如境界,是信仰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修行六种波罗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人们可以逐渐净化内心、积累功德,最终获得解脱并证悟成佛。这一理念为修行者提供了一条明确而系统的修行路径。
药师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6人今日阅读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此经中,佛陀应曼殊室利菩萨启请,于毘舍离国乐音树下,为众开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殊胜功德。药师如来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十二大愿,如以光明照耀众生,使其皆具相好;让众生受用无尽,远离匮乏;助修行者持戒清净;使病苦者身心安乐、眷属资具丰足;帮女人转女成男等,涵盖众生生活、修行、解脱等诸多方面。此外,经中还描绘了净琉璃世界的庄严,有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萨辅佐。众生听闻药师佛名号、受持此经,可得护佑,消灾免难、增福添慧,乃至往生净琉璃世界,速证菩提。
药师佛经集
5人今日阅读
此书汇集了药师佛所依的经典,涵盖了《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等所有关于药师佛的重要经典。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法相所现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
佛教念诵早晚课
5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部佛教的念诵指南,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实践佛教中的早晚课念诵仪式。通过系统的介绍和详细的指导,本书引领读者走进佛教的修行世界,体验早晚课的深远意义与独特魅力。从清晨的觉醒到晚间的沉淀,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修行框架,帮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修行之地。
大宝积经
5人今日阅读
《大宝积经》是一部由唐代菩提流志等多位高僧共同翻译的佛经,其中也包含了鸠摩罗什、达摩笈多、竺法护等历史名僧的译著部分。该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崇高,被誉为五大部之一。内容广泛涉及大乘佛教的各种主要法门,包括般若、净土、密教等教义,每一会都有其独立主题,如文殊说般若会论述般若性空思想,无量寿如来会宣说弥陀净土信仰,为修行者提供了丰富的修行方法和理论指导,有助于增进智慧、净化心灵、促进修行者的觉悟与解脱。
大乘五蕴论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金刚经》六译集成(全六册)
4人今日阅读
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之中,《金刚经》始终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是般若系经典的纲领之作。以佛陀与须菩提的问答展开,核心思想为“诸法空相”,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引导修行者破除我相、法相执着,以“无所住”之心行菩萨道。自东晋而至唐朝,先后有鸠摩罗什、留支(菩提流支)、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义净等六位大师,着手翻译本经,各译本流传于世,皆具特色。其中,鸠摩罗什译本语言优美流畅,流传最广;玄奘译本则高度忠实梵本原文。此套“集成”顾名思义,乃是全部六种译本的大汇总,供读者反复吟诵,潜心思索,相信终有一日可豁然顿悟。
唯识二十论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7.8%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唯识三十论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3%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4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地藏菩萨经集
3人今日阅读
《地藏菩萨经集》汇集了所有地藏菩萨相关经典。经集中通常包括《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方广十轮经》和《占察善恶业报经》等,这些经典共同构成了地藏菩萨信仰的完整体系。经集中不仅包含了对地藏菩萨功德的赞颂,还提供了具体的修行方法和指导。
《金刚经》六译集成⑤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玄奘译)
3人今日阅读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本经以佛陀与善现的问答展开,核心阐释“诸法空相”,强调离相无住、破执显空,如“诸相具足皆是虚妄,非相具足皆非虚妄”,引导修行者超越我相、法相执着。作为汉译《金刚经》六种译本中最贴近梵文原典的版本,玄奘译本以“薄伽梵”“殑伽河”等译语精准还原佛教术语,其译文严谨规范,体现了唐代“新译”的译经风格,虽因义理深邃、文句古雅,在民间流传不如鸠摩罗什译本广泛,却为佛教义学研究提供了精准的梵汉对照文本,对探讨《金刚经》的原典义理及中印佛教翻译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瑜伽师地论
3人今日阅读
《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
瑜伽师地论
2人今日阅读
为传说弥勒菩萨授予无著的五大论中最根本者。依瑜伽师修习的次第,论述大乘基本义理,论述禅观及修行果位尤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根本论书。相传弥勒口述,无著记录。
大般若经(繁体版)
2人今日阅读
《大般若经》是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由唐玄奘译,共600卷。此经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主张诸法“性空幻有”。它作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汇编,在印度广为流行,并对中土大乘佛教影响深远。
点校本:解深密经
2人今日阅读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本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在佛教义理阐释方面有深远影响。其内容从佛与菩萨的问答而展开。序品描绘佛于殊胜净土说法场景。胜义谛相品阐释胜义谛超越语言、思辨。心意识相品提出阿赖耶识,称其为生命流转、净化根本。一切法相品论述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的“三性说”,为唯识学关键教义。无自性相品基于“三性”提出“三无性”,并以此将佛陀教法判为三时。分别瑜伽品探讨止观修习,借唯识观破除主客对立。地波罗蜜多品详述菩萨十地修行及六波罗蜜。如来成所作事品阐述佛的法身、化身功德等。本经系统阐述了唯识理论,构建起完整的义理体系,是探究佛教唯识思想的重要典籍。
点校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经)
2人今日阅读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简称《大般若经》。本经是佛教历史上一部极重要的汇编作品,共收录十六部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即十六会,由玄奘法师从印度携回三套梵本,殷勤省覆,审慎周详,亲自翻译而成。经中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大乘、般若无二,这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其中心思想,则是阐明诸法“性空幻有”之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存在。由此理解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真理,觉悟解脱。
点校本: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人今日阅读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简称《心经》或《般若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本经微言大义,乃是佛教般若部经典的核心浓缩,字数寥寥,却涵盖般若思想精髓。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开篇,直指“诸法空相”的核心义理。经文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句,阐释“空”非虚无,而是诸法无固定自性、因缘而生的本质。引导众生超越对“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执着,破除烦恼根本。篇幅精短、义理深邃,不仅是佛教哲学的重要载体,更以超越宗教的智慧,启发诵读者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可谓跨越千年的精神指引。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版)
2人今日阅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经典中最简洁却十分深奥的一部,全经不足三百字,却浓缩了大乘佛法的核心——般若智慧。本书推出现代白话文译文,旨在让没有佛学基础的读者也能更好的体悟佛法的智慧。经中由观自在菩萨开示,指出构成人身与世界的“五蕴”皆无自性,一切法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修行者若依此智慧,能破除执着与妄想,远离恐惧,最终达到涅槃寂静。经末的真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象征着引导众生超越迷惑与苦海,抵达觉悟的彼岸。《心经》篇幅虽短,却直指佛法精髓,被誉为修行入门与悟道的必诵经典。
心经
2人今日阅读
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此经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经书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概念讲述自性本空的佛教义理,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该思想被认为是全部般若学说的核心,故称《心经》
唯识二十论
1人今日阅读
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亦称《二十唯识论》、《摧破邪山论》、《二十唯识颂》。世亲著。唐玄奘译,1卷。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再到世亲正式完成唯识理论体系的建构。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代表其思想的,主要是《唯识三十论》和《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的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论》则针对外人的疑问,释难以成立唯识。这两部论一正一反,从不同角度建立诸法唯识,其思想体系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