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
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原名李生萱,哲学家,云南腾冲人,蒙古族。出生于云南腾冲和顺李家大院,“艾思奇”的名字是从英文SH (其英文转写Sheng Hsuen)得到灵感,并成为自己的笔名。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名叫里黑斯波。据相关介绍,里黑斯波是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时的一名将领,奉命驻守腾冲安寨,到艾思奇这辈已是第18代后裔。
大众哲学
2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6%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著作。全书从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五个方面对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和阐释。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书中的观点不仅在当时成为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而且至今仍然具有其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本书特色就是将深刻的哲学观点寓于浅显生动的事例之中,读者可以透过这些事例,发现看似高高在上的哲学思想,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内容的通俗易懂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8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4%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艾思奇同志主编的一部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丛书,出版于1961年。这个著作既是开创性的又是基础性的哲学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的精品和典范。
哲学与生活
2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1%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大众哲学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2%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大众哲学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7%
本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浅显的事例,娓娓道来,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明,其写作方法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其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纲要
4人今日阅读
本书主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的辩证规律性、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等方面系统地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该书指出,学习哲学的目的不是要死记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为着解决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问题,是为着真正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各项原理,善于应用这些原理来作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研究中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武器,使我们对各种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或思想方法既是学习哲学的中心任务,因此也可以说,认识的问题,就是哲学的中心问题。要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就必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作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们工作中和思想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根本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
3人今日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由艾思奇主编的一套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丛书。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还作为基础性的哲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实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堪称精品与典范之作。这部丛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把解锁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钥匙。艾思奇同志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精湛的编撰技巧,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得这部著作既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又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
大众哲学
3人今日阅读
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它以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等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述。其写作方法新颖,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使哲学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向普通民众,融入日常,启发了千万青年的思想。
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
2人今日阅读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是各时代唯物论发展的最高形式,它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而且指出物质世界是依照辩证法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它与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是相区别开的。。经验派”与“理性派。即使在基本上是唯物论的,但它们的片面观点在认识问题上给唯心论留下了漏洞,在实际上否定了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唯心论则是在哲学史上始终和唯物论哲学居于敌对地位的社会反动势力的反科学的哲学思想,它分为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两类。要学会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以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综观之,全书叙述简明扼要,浅显易懂,是一般青年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的基本知识读物。
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发展史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作者首先说明学习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界限,掌握辩证唯物论的重要意义;其次,就哲学的最根本问题(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和唯物、唯心论两军对战问题作了论述;最后,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是唯物论和什么是唯心论。具体地看,学习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界限对各个方面工作,尤其是对青年有重要意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各项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掌握辩证唯物论才能在一切工作中正确地观察和解决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哲学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广大人民反对一切压迫和剥削的哲学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领导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哲学思想武器,是指导科学研究的唯一正确的工具。
大众哲学
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撰写的优秀著作。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艾思奇在书中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写作风格,将复杂的哲学问题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使得哲学变得贴近实际、易于理解。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哲学基本概念,并通过大量实例和分析,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众哲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是一部普及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无论是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和参考书籍。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深入浅出地阐述哲学原理及其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著作。艾思奇,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普及哲学思想的先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亲民的笔触,将高深的哲学理论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哲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触摸、感知并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智慧。在《哲学与生活》一书中,艾思奇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探讨了哲学与现实世界、人生、道德、科学等方面的关系。他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哲学问题,理解并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
大众哲学
本书是一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作者开篇即拉近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而点明哲学的含义,接着用四章篇幅系统论述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基本范畴。作者运用通俗的笔法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此为当时出版界之仅有。 本书原名《哲学讲话》,写于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连载于李公朴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上,1936年1月结集由上海读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同年6月在出版第四版时更名为《大众哲学》。作者于1947年对原书进行修订,1949年4月由长春新中国书局出版。在修订版中,作者进一步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突破了书本知识点和名词的繁琐空论。2012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将此书收入《三联经典文库》第一辑中,以此修订本为底本,重新出版发行。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本书阐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懈探索。毛泽东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从投身中国革命伟大事业起,便致力于探索和实践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哲学与生活
本书是艾思奇所著的通俗哲学著作小册子之一,是艾老在上海参加编辑《读书生活》杂志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撰文章的结集,旨在于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却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以使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浅显的事例,进行流畅阐述。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和哲学与生活等,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明,其写作方法新颖,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本书自发行后,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为传播和发展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畅销不衰。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于20世纪30年代写的优秀著作。它接续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阐释。其写作方法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艾思奇全书(套装1-8卷)
艾思奇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初期杰出的哲学家,他一生为研究、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艾思奇全书》8卷,共530万字,汇集了作者一生在哲学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书中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艾思奇文集(精)/中央党校名师大家文库
《艾思奇文集》是《中央党校名师大家文库》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包括:直观主义与理知主义——现代哲学的两大源流、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论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大众哲学(节选)、哲学的现状和任务、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节选)、《实践论》与关于哲学史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自然科学——介绍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等文章。
胡适梁漱溟哲学思想批判
暂无简介
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哲學講座講稿之三
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
《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讲解、《实践论》、《矛盾论》在党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略谈毛泽东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贡献、学习《实践论》辅导报告、学习《矛盾论》辅导报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几个时期(讲学提纲)、再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大家小书 哲学讲话(精)
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哲学讲话》,旨在把《大众哲学》问世时的原貌呈现给读者诸君。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早已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哲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大众读者能够广泛接受。在《大众哲学》的诸多版本中,最初刊行的《哲学讲话》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体现了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哲学探索,所开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方向,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需要坚持和推进的,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并没有为岁月所磨灭。
哲学经典 珍藏版 (全2册)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