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升榜
1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1.3万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4%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最浅的文字,最深的道理。剖析丑恶人性,因为要免于伤害,不可不知;了解人性本善,因为谅解之后,或有包容释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那就是“辛辣”,毫无保留的“辛辣”。作者刘墉大胆而犀利的笔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切人性的深处。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人性的丑恶在作者讲述的数十个鲜活的故事里暴露无遗。可是,人性中善的光辉无可泯灭。
2
我是女法医:东北女法医尸检手记
168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0%
【犯罪纪实、悬疑、惊悚】 为了逃避父母过于严苛的管束,我得了抑郁症,逃入刑警支队当了一名女法医。没想到,当法医3年,这些尸体救赎了我的人生。 东北农村一位七十岁的神婆被发现死在家中,凶手割断了她的脖子,撕裂了她的头皮,还用勺子一滴不剩地吃掉了她的脑子,起因只是她曾说过的一句话…… 我那熟练掌握人皮手套、手剥筋膜技术的法医师父,没想到有一天会选择坐位自缢的方式自杀,死亡的决心令人颤抖…… 知青高爷爷,开着长途货运卡车回农村接回了自己的妻子。当妻子死后,为了追忆一生的挚爱,他亲手为自己的七十岁生日策划了一场死亡…… 为了自己的信仰与深爱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动杀念,而不能好好活着呢? 经历了这些后,我开始理解生命的意义。原来人活下去的理由,也可以是他人给予的力量。作为一个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人,我曾一直活在求死的欲望里,是这些尸体,教会了我求生的勇气。
3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14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0%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是李银河的力作,是一部质朴而真诚的随笔集,更是她写给所有年轻人的通透指南。 我们一直在努力奔跑,却越来越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焦虑、压抑、爱而不得;被束缚、被定义……我们究竟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在这本书里,李银河摒弃了一个社会学家的身份,而去省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直率地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和深邃思考。 这本书是她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隐居乡下和海滨,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所写下的,是她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她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 无论怎样,她对爱与自由的追寻从未消褪过,正如书中所言:“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爱自己喜欢的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人生宣言。”
4
最初的岁月(轻经典)
40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4%
本文选自余华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余华详解自己为何又如何从海盐走向文坛的。这里有他在海盐的成长点滴,医院的独特生活、对太平间的无惧、对书籍的热爱。他在大字报中接触文学,为摆脱牙医工作而踏上写作之路。这是一个少年的蜕变,跟随余华的回忆,走进他最初的岁月,探寻那些成就他的生活印记,感受成长与梦想的力量。
5
随风而行的孩子:谢谢你教会我如何生活
80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0%
人生是一本书,封面是出生,封底是死亡,中间写上什么,由我们自己做主。 37 岁那年,戈娅离了婚,带着自闭症儿子火娃逃离城市喧嚣,在苍山洱海间开启新的人生。在职场、婚姻、育儿的三重困境中,她在崩溃边缘逐步重建人生。 当儿子在狂风暴雨中坚持练习滑板时,她突然明白:放手,是比拥抱更艰难的爱。 当孩子用废铁丝弯出 “螃蟹”“乌龟”,她从中读懂了生命最本真的创造力:原来,不完美的世界也能开出璀璨的花。 当孩子说 “小溪在流泪”,她终于懂得: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一种存在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这世间有能改变世界的人,也有拿起一双筷子都要用尽全力的人;有被掌声与灯光包围的人,也有在路边鼓掌的人。
6
稀缺:摆脱贫穷与忙碌
16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2%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有效率。为什么稀缺心态会让我们无法摆脱稀缺?因为处于稀缺中的人,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稀缺就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噪声》作者丹尼尔·卡尼曼蕞推崇的行为经济学著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个人如何才能摆脱财务困境,组织如何才能重获时间,而社会又如何才能帮助穷人?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7
不配得感:我们为什么会破坏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7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4%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得到来自他人的夸赞、等来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建立了一段美满的恋情、在职业上有所建树,或收获各种意义上的成功与快乐时,内心深处会冒出一个小小的声音——“我没有这么好”“我不配拥有这一切”“我只是运气好”……“不配得感”在不知不觉间就替代了原本的快乐和满足。 我们对美好的感受有着某种“容忍”限度,每当达到这个上限时,就会产生出一些负面想法,甚至做出破坏现在的行为。这就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上限问题”,它源自于四种恐惧以及相关联的错误信念,分别是: “我天生就有缺陷” “成功,就等于背弃了往昔生命中的人们” “我是个负担” “必须掩盖自身的光芒,这样就不会让他人感到不适” 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有条件的爱”,让我们无意识地认为这些信念是正确的,并进一步构建起自己的上限问题。上限问题不仅会阻碍我们享受应得的快乐和成功,让我们沉溺于自我质疑,同时也抑制了我们的潜力与更好人生的可能性。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众多真实案例,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不配得感背后的心理成因。他还提出了一套简单而全面的计划,能够有效提升我们对富足、爱和成功的容纳能力,从而在超越上限的过程中,锚定并尽情发挥自身的独特天赋,活出更自在、圆满的人生。
8
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
6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9%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美关系的真实面貌,通过详尽资料揭示了美国对华实施的八大战略: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药品与疫苗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环境战争及媒体战争。书中不仅逐一解析了这些战略的运作机制,还指出了它们的软肋与制胜之道。结合人民币升值、利比亚战争、钓鱼岛问题等国际影响力事件,将这些个案与美国对华总体战略紧密相连,进行了综合考量。尤为独特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美国通过药品、疫苗、文化及环保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对中国施加的隐秘策略,从而揭示了美国利益集团在国际政治经济中遏制中国的真实意图。
9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给新一代治疗师及其病人的公开信
49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7%
世界顶级治疗大师欧文·亚隆以他的智慧、经验与反思,写出了这本《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作为给年轻一代治疗师的珍贵的备忘录。这85篇文章是这位大师生命的礼物,汇集了他最真实的经验和最坦诚的交流。这本书将带你去领略心理治疗的独到魅力—“与他人真正相遇”。
10
许你星河千里
49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1%
刁琢初见“巴爷”巴云野,觉得只有两个词能形容她:女土匪,女流氓。“反正任务做完,老死不相往来。”然而,不到几天,啪啪打脸——车上,巴爷卖萌,他多多少少受用;房内,巴爷撩他,他老老实实锁门;误入相亲局,他满脑子都是巴爷,还有……她腰臀连接处两个浅浅的腰窝。……别问他为什么见过!以下划重点:糙女×硬汉 越野领队×救援队长 无人区穿越×硬核撩汉 羌塘→巴丹吉林沙漠→玉珠峰→贡山原始森林 惊险旅程,与诸君共度!
11
结婚十年
219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0%
怀青和崇贤在N城风光结为连理,不久育有一女,崇贤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小家庭于是去上海扎根。然而,生活处处用钱,夫家又实在想得男孙,怀青在某事与生子间,进退维谷。恰逢战争变故,崇贤失业,家里又接连添了三个孩子,夫妻之间处处计较用钱,崇贤终于不能养家。之后,崇贤在他处寻得温暖,怀青毅然签订离婚协议。十年婚姻,就此结束。
12
妈妈的银行账户
118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妈妈生了五个孩子,尽管7口人的家庭生活常常捉襟见肘,但妈妈有个“小银行”,这是一家人的安全感。 我们总是一起克服着每一个“用钱危机”,努力想办法东拼西凑,尽可能不去动用那份不时之需。直到很多年后,我将自己第一笔稿费骄傲地让妈妈存进去的时候,妈妈才告诉我,她这辈子从没进过银行。 妈妈就是一个这样温柔、坚定又充满着智慧的母亲,当爸爸急需动手术救命时,她机智地和贪婪的医生太太谈妥了交易;当性格孤傲的姨婆陷入养老困境时,她化解了亲人的恩怨,让每个人都得到了照料;当我惹了麻烦,闯了祸时,她坚定温柔地告诉我,不要被别人定义自己;当成绩最好的女儿辍学打工时,她用自己的方式让她安心地回到学校。 妈妈没有读过书,却把五个孩子都养成了很有出息的人。她的故事,给了我们成长最好的滋养。
13
我不是教你诈
325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7%
在本书中,作者用多年来亲身的感悟,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为读者呈现多维的处世智慧:如何谅解别人?如何利用矛盾?哪些事不必说?哪些话不去问?为什么得饶人时且饶人?为什么有错时先认错?怎样做个不被冤枉的好人?怎样理解一人赢不如大家赢……在这些刘墉先生开列出来的人生处方中,平实温厚的笔触令人视野大开,它帮助我们在看清“诈”的真实面目时,乐观包容、从容应对世事人生,完美解决生活中职场中的困惑与沮丧,开放身心,让人生从“应对”一变而为“赢得”。 写作是心的交流,阅读是心的发现。在这本书的八十多个故事中,人生万象帮助我们洞悉处世的真相。
14
阅读是安静的自我觉醒(果麦经典)
288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7.2%
本书是德国作家黑塞的读书随笔精选集。 黑塞写书、爱书,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一生写了3000余篇书评,思考读书的目的与过程、人与读书的关系,也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 他认为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阅读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忘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们自己的生活。 黑塞强调书与自我的内在统一,他的文学评论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经过内化后从中超拔出来的“随感”。在这本书里,他不以学者的立场而以读者的心境去谈“读书”,在这我们能透视黑塞如何将书籍世界化为自我世界,从而建立适合自己脾性的书目。
15
回到乡村后,我找回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轻纪实)
18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7.3%
于建刚曾是北京奥美广告公司的白领,却在繁华都市中迷失了自我——农民出身的他既无法融入城市的浮华,又难以坦然面对自己的乡土根脉。带着对身份的困惑,辞职后的他辗转农场、壮寨、瑶山,最终与妻子回到浙江桐乡的蚕桑故里。 他不再以“逃离者”或“拯救者”自居,而坦然接纳了“农民”这一身份,在桑基鱼塘的循环中,追寻着生活的节奏与文化的尊严。
16
一生之敌
160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7%
我写了17年才赚到第一分钱(一个从未制作过的剧本的3500美元稿费)。 我写了27年才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说(《重返荣耀》)。 在那段时间里,我在11个州做了21份不同的工作。 我在学校教书,开拖拉机拖车,做广告,在好莱坞做编剧,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工作,像移民工人一样摘水果。 有一个季节我住在这所房子里。它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门,没有窗户。租金是每月15美元。 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写作。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能让你从我的错误中学习。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让你避免那些我在成为作家之前所陷入过的所有绝境。 你本该成为一名画家、企业家、运动员;你本该从昨天开始穿上跑鞋、拿起画笔、出门旅行。你屈服于止痛药、流言蜚语和手机成瘾,你本该成为的人只存在于夜深人静时的幻想。你屈服于这位一生之敌,浪费着自己的天赋。作为一个曾跌入谷底的过来人,作者普雷斯菲尔德以其毕生的经验,为我们总结了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源——内阻力,并指出这位敌人是我们过上另一种人生面临的最大挑战,而战胜它的方法是付诸行动,成为职业选手。本书为每一个人而写,尤其是创作者、创业者、拖延症患者、浪费天赋、缺乏行动力犹豫不决的人群,作者在给出一记响亮耳光的同时,也给予了无比慷慨真诚的鼓励。
17
欲望男女:摸鱼读物故事集
369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2%
【情感+婚姻+家庭生活】百万粉丝公众号风茕子情感短篇精选集,全网阅读量超千万。短小、轻松、有趣、有料,摸鱼蹲坑必备。关于人性、情感与欲望的深度探索。30岁以下、涉世未深者慎入! 23个直击灵魂深处的情感故事,折射出中年男女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从青春的懵懂到中年的成熟,从爱恋的甜蜜到婚姻的琐碎,从背叛的痛苦到和解的释然,全方位展现生活的酸甜苦辣。这里有为爱奋不顾身的勇气,也有被欲望吞噬的沉沦,有生活的无奈,也有成长的蜕变。
18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
144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0%
这是一本自传式漫画散文集,通过17个小故事,讲述作者艾莉从小到大发生的各种搞笑的、难过的和困惑的事。在写这本书时,艾莉的生活遭遇了许多“完蛋”时刻,比如离婚、被误诊癌症、妹妹去世,生活的暴击让她不断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意义,该如何面对?这也是这本书中不断探索的主题。 “有时候,你只能继续往前走,祈祷自己最终能找到一丁点道理。”艾莉就是这样,在经历无数个以为会完蛋的瞬间之后,还是勇敢地往前走着! 狂野怪诞的画风,孩子气的坦率文字,加上剂量充足的真实,让人大笑,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自己的存在。看似简单的寥寥数笔,描画出人性共通的复杂情绪。看着看着,你会惊呼:“我也是啊!”
19
艽野尘梦
34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8%
1.一部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陈渠珍进出西藏生死经历的文言笔记体纪实作品。2.蕴含民族、风俗、地里、社会等各种鲜为人知的详细描述。3.完整诠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历险故事与爱情传奇,残酷环境的与战争场面。这不可多得的奇书讲述了清末民初“湘西王”陈渠珍奉命进藏,一路上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故事,以及他与藏族姑娘西原可歌可泣的生死爱情。文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缠绵悱恻之柔情也有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既有荡气回肠之壮美,这还是一部出色的游记文学作品,记载了辛亥革命前后川藏地区的真实情况,描述了藏区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书中描述藏区险峻优美的自然风景,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复杂险恶的官场环境,身陷绝境的人性异化,绝地逃生的生存智慧,藏汉人民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堪称奇绝。
20
天蓝色的彼岸
86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1%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后悔的。” 这是小哈里被卡车撞倒之前对姐姐说过的话。然而现在,他真的死了。 小哈里并不知道自己要死多长时间。他多希望没有对姐姐说过那句话,多希望能对她说抱歉,和每一个人再见:妈妈、爸爸、要好的朋友皮特……甚至是他喜欢的女同学奥利维娅。 现在,他正处在另一个世界。他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心声告诉给人间的人们,直到遇到150岁的阿瑟,他带着小哈里偷偷溜回了人间。小哈里真的能和姐姐说“对不起”,和每个人说再见吗……